今天與大家探討一些關于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教育的問題。父母應該要重視自身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所帶來的影響。
1、一分脾氣、七分害教育界的專家指出: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,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制造一個問題兒童。讓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,就如同給她帶上了終生痛苦的枷鎖。很多家長把孩子的任性、不聽話、頑皮搗蛋歸咎在孩子身上,其實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后,必有一個問題父母,這是鐵的規律。孩子的問題,幾乎都是家長的問題,只是很多父母不愿意去看見自己的問題,總是想盡各種辦法修理孩子。再有靈性的孩子,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,都會走向消極、悲觀的世界,這是不可避免的。
2、壞脾氣會遺傳,什么樣的環境,造就什么樣的孩子。愛發脾氣的父母,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、多疑敏感、心里脆弱又好斗。孩子長大后,脾氣也很暴躁、為人苛刻,嚴重的很可能發生性變態、神經病傾向。當這樣的孩子長大,為人父母時,也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,出現“發泄傷害、復制暴力”的情況。這時,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壞脾氣的犧牲品。正如蒙臺梭利言: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。
3、壞脾氣是親子關系最強的殺傷武器脾氣不好,讓孩子不敢親近、不敢跟你敞開心扉、時刻處在擔心受怕中,沒安全感,成長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。有很多這樣的例子:父母脾氣越大,孩子越頑劣;父母越氣急敗壞,孩子越難管;父母脾氣升級,孩子的壞行為也跟著漸長。大人應多給孩子耐心、寬容和信任空間,雖然看著孩子犯錯而不馬上糾正,很考驗父母的承受力,但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糾錯的能力。
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自我反省、自我糾錯的過程,我們應尊重孩子享受這個過程的權利。改變壞脾氣的方法:
1、把發脾氣換做溝通隨便發脾氣就像到處扔垃圾,是非常不好的行為。孩子不應該成為我們負面情緒的垃圾桶,與其發火動怒,不如好好溝通。比如看到孩子作業沒寫完,不要一上來就咋呼、火冒三丈:你怎么還沒寫?天天就知道玩!等等...孩子會因此而好好寫作業嗎?當然不會,孩子會更不抵觸寫作業。如果你想要達到想要的效果,你可以這樣說:你不按時完成作業,我真的很難過。如果你能在半小時內把作業寫完,我會覺得很開心。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意愿,和如果孩子這樣做,自己的情緒和感受,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,讓感情自然順利的流動。這樣做,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和管教。教育中的“以情理教育”,比大發雷霆效果好的多。讓家中充滿感情和溝通,而不是充滿暴力和訓斥。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氣,看上去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,實際上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。當我們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友好相處時,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就會觸手可及。
2、靜心思考,真實的面對自己的情緒一味的壓抑、克制脾氣不是最好的辦法。情緒是無法壓抑的,壓抑的情緒最終會以更失控的狀態爆發。真正的做法是,學會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情緒,認識到:我自己情緒管理不好,和孩子無關。
3、學會真實的表達情緒,及時疏導。從不會把負面情緒帶到孩子面前。當一個人生氣、發怒時,只要給她一個有力的擁抱,并用心傾聽、肯定她的感受,就能夠給對方帶去力量和安慰,對方的情緒一旦釋放出來,表達出來,也就自然會平靜和溫和了。
對于孩子也是如此。孩子做錯了事、受了委屈后,不需要指責、埋怨和打罵,而是被理解、關愛和傾聽,當孩子把內心的垃圾倒出來后,才能真正裝得進你的良言和教誨。不管用什么樣的方法控制脾氣,但只要有智慧、心中裝滿愛,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。教育孩子,就是在修自己的心。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:
1、讓孩子的脾氣打在空氣中,父母心中無怒火,孩子脾氣就發不起來。脾氣的對持就像拔河比賽,對方的鏗鏘有力是以你的堅持不懈為前提。如果想讓對方放棄,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先放手:父母心中無怒火,孩子的脾氣就發不起來。父母小小的改變,對孩子未來影響巨大。人的脾氣都有互動性,你投射出去的脾氣往往會加倍反彈回來,所以,我們要讓好脾氣不斷和我們相逢,不讓壞脾氣露臉。
2、與其發脾氣,不如傳遞正能量和孩子較量中只要你動怒、發脾氣,就敗了。父母若不和孩子發脾氣、逞強,遇事有定力、會變通,孩子學到的也是這些智慧。如果你只會發火、發脾氣去對待,孩子從你這里能學會什么呢?除了發火、實施暴力外,沒有任何受益。蹲下來,和孩子好好溝通,事情就會截然不同。父母永遠不要把發脾氣、打罵作為管教孩子的選擇,不發脾氣的溝通,才會真正的解決問題,而不是整日的發泄情緒。
3、沒有脾氣的胸腔,才能裝滿愛的教育。如果選擇對孩子發脾氣、打罵的話,就永遠也不會知道孩子心里的想法和滿滿的愛,給親子交流設置嚴重障礙。有時候孩子叛逆、不聽話甚至頂嘴,要找到本質原因。從另一個角度看說明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對問題的勇氣,總比像個木頭人一樣,沒主見和靈魂,唯唯諾諾聽命大人要好。
英思派高級導師調查發現,自信的孩子的培養往往源自于父母的鼓勵。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情的好與壞,都是結合了孩子和父母的角度去分析事情,成長往往是在糾正對錯中發生的,孩子事情上的判斷錯誤并不代表是壞事,重要的是父母如何把事情的對錯分析給孩子聽,讓孩子了解事情選著的對錯。日常的教育需要更多的是耐心,陪伴和共同成長!肇慶英思派西式成長夏令營
祝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擁有好脾氣,每個家庭都有好氛圍,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、擁有快樂的童年。